1949年3月,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启程"进京赶考"前夕,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"两个务必":"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"。七十多年后的今天,当我们走进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,重温这段历史,更能深刻体会到"两个务必"穿越时空的思想光芒和时代价值。
一、"两个务必"的历史回响
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。在这里,党中央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,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,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,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"两个务必",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,也是对未来的清醒告诫。
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,参观者可以走进七届二中全会旧址,站在当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的会议室里,感受那段历史的厚重。展馆中陈列的简陋桌椅、手写文稿、朴素的衣物,无不诉说着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依然保持的清醒与坚定。"两个务必"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胜利时的高度自律,是红色基因中最珍贵的精神密码。
二、"两个务必"的现代启示
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"两个务必"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。
1. 永葆"赶考"的清醒
今天,我们面临的"考试"远未结束。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改革发展任务艰巨,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。"两个务必"提醒我们,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,越要保持谦虚谨慎。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展览中,那些因骄傲自满、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案例警示我们:任何骄傲自满、贪图享乐的思想,都可能成为事业发展的绊脚石。
2. 坚守艰苦奋斗的本色
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,艰苦奋斗不是要我们回到"吃糠咽菜"的年代,而是要保持创业初期的那种拼搏精神。在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、绿色发展等各个领域,都需要发扬"钉钉子精神",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。西柏坡时期,党中央在土坯房里运筹帷幄,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敌人,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同样珍贵。
三、让"两个务必"照亮新征程
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,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、青年学生前来学习。他们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,聆听专题党课,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深刻理解"两个务必"的时代内涵。
对党员干部而言,"两个务必"是永葆政治本色的"清醒剂"。它提醒我们: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;成绩属于过去,奋斗才能开创未来。许多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道:"站在西柏坡的土地上,更加明白了什么是初心,什么是使命。"
对青年一代来说,"两个务必"是成长路上的"指明灯"。在物质丰富的今天,年轻人更需要懂得成功来之不易,需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和奋斗的激情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情景教学、互动体验等方式,让"两个务必"精神可感可知,激励青年在新时代建功立业。
结语
七十多年前,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出发,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"赶考"之路;今天,我们依然在这条路上奋力前行。"两个务必"不仅是历史的回声,更是时代的强音。每一次走进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,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,一次初心的叩问。让我们牢记"两个务必",始终保持"赶考"的清醒和坚定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,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!